筆下新埔: 林氏家廟

• 類別-古蹟

• 級別-縣(市)定古蹟

📍||歷史沿革||

林氏家廟隱身於新埔後街巷弄內,不經意便可能錯過。作為新埔街上較晚建立的宗祠之一,林氏家廟的興築歷程頗具特色,相較其他姓氏多於清代末期便興建宗祠,林氏宗族因已設有一座家族公廳,故直到日治時期方籌建正式家廟。

林氏家廟的興建始於大正二年(1913),完工於大正六年(1917)。發起者為林家子孫林孔昭,當時擔任大茅埔區長,在其倡議下,不僅號召族人共同捐資,更遠赴他地募款,最終籌得七千餘圓,資金來源甚至包含著名的板橋林家與霧峰林家。這場跨地域的家族協力,使林氏家廟成為北台林氏的重要象徵。

廟地則由居於新埔後街的象鼎、象忠兄弟捐贈,提供原林氏公廳正後方的埔地作為宗祠用地,整體興建由林孔昭擔任經理統籌。此番以宗族合作之力興築宗祠,不僅體現了宗族對祖先祭祀的慎重,也反映出客家家族強烈的凝聚力與地緣連結意識。

🍧||建築特色||

林氏家廟為一堂二橫格局,坐北朝南,背靠新埔大屏山、面向鳳山溪沖積平原,遠眺犁頭山脈,風水條件優越,為典型的「前敞後實」格局。建築整體以斗子砌紅磚牆體構築,屋脊則施作燕尾翹脊,屋身高聳,氣勢恢宏,可以說是竹縣祠堂之佳作。

堂屋面寬五間,簷廊寬闊深遠,正廳設有神龕,主要祭祀林姓始祖及歷代祖先。屋桁上懸有「忠孝家風」、「尊祖教宗」、「孝德傳芳」、「耀祖榮宗」等多面匾額,彰顯祖德家風。

左右橫屋中央為敞廳形式,右橫屋敞廳內保存有林孔昭所撰之《碑記》、《贊孝碑》、《世蔭嘗會》等石刻,為廟史留下珍貴文字紀錄。

林氏家廟亦設有媽祖、義民爺及捐建有功人員之長生祿位牌,凸顯祠堂除祭祖外亦承載地方信仰功能。

🌈||場所精神||

林氏家廟不僅是建築的成就,更是宗族精神的體現,從募集經費、捐地興建,到家廟落成與持續的祖先祭祀,其背後凝聚的是對血脈傳承的敬重與延續。

家廟選址講究風水,亦展現客家族群對天地自然、陰陽位勢的重視;其格局開闊,裝飾精緻,構成一種既儀式又日常的生活空間——是一處祭祖、聚會、教化子孫的重要場所,也是一座承載族人情感與歷史記憶的祠堂。

⚠️·版權歸工作室與藝術家所有,如需二次使用請聯繫我們,切勿擅自取用。⚠️

Previous
Previous

筆下新埔: 義民廟

Next
Next

筆下新埔:下山珈琲