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生活敘事所:新埔地方生活學☆水文地景紀錄站|
▪︎講者|葉清益
▪︎主題|新埔母親河水文的故事
今天的講座,讓我們再次看見——在這片土地上,依然有一群人,默默關注著環境的變化,並用行動守護著家鄉的河流。
霄裡溪,發源自桃園龍潭,蜿蜒流經新埔鎮的巨埔里與鹿鳴里,最後匯入鳳山溪。它不只是地圖上的一條河,更是新埔人世代仰賴的生活用水來源,從灌溉農田、日常飲用,到成為孩童戲水的地方,霄裡溪見證了無數人的成長與生活軌跡,它那潔淨的水質,甚至曾長年被行政院環保署認定為「甲類水體」——意味著可以養魚、游泳,甚至只需消毒即可作為公共用水使用。
對許多新埔人來說,霄裡溪不只是一條河,而是孕育生命、滋養鄉土的『母親河』。
然而,這樣一條清澈的溪流,也沒能逃過工業發展帶來的陰影。1999年起,大量廢水從友達、中華等工業設施排入溪中,一度佔整體水量的45%,我們無法想像,這樣一條河裡,竟流淌著含有銦、鉬等重金屬的廢水,污染不只是環境問題,更是人體健康的警訊——皮膚病、呼吸道疾病,甚至喉癌,成了居民生活中的無聲威脅。
正因如此,葉清益老師成立了「新竹縣霄裡溪守護協會」,十幾年來持續與政府對話,倡議環保政策,同時親自進行水質觀測與紀錄,如今溪水的逐步改善,不是一夕之間的奇蹟,而是來自一個又一個願意蹲下來、彎腰下水、長年堅持的人。
守護環境從來不是一句口號,而是一場長久而孤獨的行動,但也正是因為有這樣的人存在,我們才能想像「溪流回到記憶中的模樣」這件事,是有可能實現的。
#新埔 #霄裡溪 #母親河 #水質 #葉清益 #水污染 #河川 #溪水 #新竹縣霄裡溪守護協會